應天寺又名梅王殿。位于余干縣梅港鄉梅港街后的寺臂嶺上。距縣城約 29公里。始建于南朝宋孝建( 454-456)年間。清乾隆年間兩次維修。是為紀念西漢開國大將梅鋗的專寺。相傳,寺臂嶺,山形山形奇異,如睡椅狀。西漢梅鋗葬在此地。有風水師說道:此地有天子之氣。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,梅鋗墓果然有紫氣薄天,皇帝急命當地官員截斷其脈。故而寺名為“應天”。寺宇背山而建,坐北朝南。穿斗式木構架,單檐硬山頂,前后兩進,前低后高,中有天井。內有梅鋗塑像,樟木雕成,高 2米余,形象威武,令人肅然起敬。
應天寺又名梅王殿。位于余干縣梅港鄉梅港街后的寺臂嶺上。距縣城約 29公里。始建于南朝宋孝建( 454-456)年間。清乾隆年間兩次維修。是為紀念西漢開國大將梅鋗的專寺。相傳,寺臂嶺,山形山形奇異,如睡椅狀。西漢梅鋗葬在此地。有風水師說道:此地有天子之氣。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,梅鋗墓果然有紫氣薄天,皇帝急命當地官員截斷其脈。故而寺名為“應天”。寺宇背山而建,坐北朝南。穿斗式木構架,單檐硬山頂,前后兩進,前低后高,中有天井。內有梅鋗塑像,樟木雕成,高 2米余,形象威武,令人肅然起敬。